铁路可根据多种标准进行分类,主要分类方式及对应类型如下:
一、按管理主体分类
国家铁路
由中央政府主管部门管理,承担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输任务,分为国铁Ⅰ级、Ⅱ级、Ⅲ级,代表国家整体经济利益。
地方铁路
由地方政府自行投资或联合投资建设,承担地方公共旅客、货物短途运输任务,轨距包括准轨(1435mm)和窄轨(762mm),分为自营、自建联营、委托代管三种经营模式。
合资铁路
由中国铁路总公司与地方政府、企业或其他投资者合资建设经营,包括铁路支线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,如三茂铁路公司,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。
专用铁路
由企业或单位管理,专为本单位内部提供运输服务,如大中型企业自备机车车辆完成运输任务,或军工企业、森林管理部门为生产需要修建。
铁路专用线
由企业或单位管理,与国家铁路或其他铁路线路接轨的岔线,仅作为运输线路,不包含动力系统。
二、按服务范围分类
干线铁路
承担国家或区域主要客货运输任务,构成铁路网骨架。
城际铁路
连接城市群,提供快速客运服务。
市郊铁路
服务于城市中心与周边卫星城或城镇的通勤运输。
城市轨道交通
包括地铁、轻轨等,承担城市内部公共交通任务。
三、按运营性质分类
客运专线
专为旅客运输设计,如京沪高铁。
客货共线铁路
同时承担客运和货运任务,如既有铁路干线。
货运专线铁路
专为货物运输设计,如煤运专线铁路。
四、按运行速度分类
常速铁路
列车最高运行速度≤120km/h,承担大部分客货共线运输。
快速铁路
列车最高运行速度120-200km/h,以客运为主铁路不低于160km/h。
高速铁路
新建线列车设计速度≥250km/h,如京津城际铁路。
超高速铁路
列车最高运行速度≥400km/h,如磁浮铁路。
五、其他分类方式
按驱动方式:黏着驱动、直线电机驱动、缆索驱动。
按支承方式:车轮支承、电磁支承、气垫支承。
按导向方式:轮缘导向、电磁导向、导向轮导向。
按地理区域:高原铁路、高寒铁路、沿海铁路、山区铁路。
按车辆轴重:重载铁路、普通铁路。
按建设目的:国家政治线(如青藏线)、地区开发线(如扶贫铁路)。